天津大学积极构建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聚焦优质生源选拔,把牢“入口关”。形成“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导师参与”三级联动的招生格局。拓宽优秀生源选拔途径,成立“研究生招生宣传志愿者协会”,通过开展研究生招生暑期夏令营、专场招生宣讲会等,创新招生宣传手段。出台《跨学科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究生实施办法》,配置额外的招生计划,鼓励学院、学科选拔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和突出科研潜质的学生。推行工程博士招考改革,全面实施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启动工程博士项目制招生,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范围和类型,不断优化生源结构。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绘好“路线图”。出台《本研贯通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实现本研纵向跨层次选课、横向跨学科选课,成绩统一管理、学分互认及学业信息共享。推进课程体系更新优化,开设研究生新工科课程30门。加强在线课程建设,实施研究生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实践与示范推广。积极推进交叉培养,持续向优质学科群和科研平台投放研究生资源。强化产教协同,开发设计实践课程内容和实训环节,以“项目制”形式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博士。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强“主力军”。发布《天津大学师德公约》。修订《关于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选拔的指导意见》,推动学术型、专业型、复合型三种类型导师分类聘任,将导师岗位选拔周期聘任与招生资格认定年度考核挂钩。制定《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意见》,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履职情况进行考察,将“优秀导师”“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评优结果纳入导师年终绩效和研究生指标分配体系。
加大国际化培养力度,抬高“标尺线”。实施“顶尖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化培育项目”“博士学位论文国际评审项目”,聘请世界一流大学专家组建指导团队,全程参与选拔和论文指导,进行博士学位论文海外评审与国际答辩,探索建立国际联合指导培养模式。开展“天津大学研究生国际化教学体系建设”工作,加强研究生示范性全英文专业、课程、教材以及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设置“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实施“博士生海外访学激励计划”,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拓展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途径。
——天津大学新闻网2020年2月20日
特别声明: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