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同济大学举行人工智能专业人才贯通式培养研讨会。作为同济大学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专业人才贯通式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济大学依托与杨浦区政府联合组建的基础教育集团,与集团成员校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联合启动人工智能创新素养培养项目,共同组建“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
此次同济大学在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探索组建“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旨在积极落实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关于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的任务要求,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AI人才从哪里来、在校如何培养、未来到哪里去”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希望能通过大学教育资源向中学前移,为国家紧缺人才打造蓄水池,从而构建具有同济特色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贯通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链条。
同济大学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依托基础教育集团探索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人才培养理念一体化、专业基础课程一体化、创新项目设置一体化、文化内涵建设一体化”的“同济方案”,致力于加强“跨学段”的人才培养。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将为具有人工智能创新潜质的高中生,提供由同济大学组建的专家团队为该班量身定制的一组AI基础课程,并探索实践小班化分组教学,提供自主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等多个方向供学生自主发展,每个培养方向均以“大学导师+基础教育专家”双导师模式进行项目式专题学习。同济大学还将从课程建设、师资配备和资源保障等方面对这一创新实验班培养项目予以全力支持。
——同济大学2020年5月13日
特别声明: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