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发布“文科提升计划”30条

日期:2020-06-16    阅读次数:

 

近日,厦门大学召开人文社会科学大会,发布“文科提升计划”30条。

厦门大学校长张荣表示,要坚持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紧紧抓住“学科体系”“人才队伍体系”“科研体系”着力点,全力推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产出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以一流学科助推一流大学建设。他强调,要发扬学科历史传统,统筹兼顾学科发展现实基础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未来需求,加大优势特色学科重点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掌握学科发展主动权;要进一步优化学科生态,运用新思维,发展新方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发展新文科,努力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要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研究范式革新和理论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研驱动模式由兴趣型向指向型发展,科研组织模式由单兵型向团队型发展,科研管理模式由管理型向组织型发展,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的一流学科体系。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文社会科学管理架构,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打破学院(研究院)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界限,建立“人才特区”,扶持更多学科迈进一流。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强调,建设新时代一流文科,要扎根中国大地,推进创新发展,打造学术高地,建立厦大在国家战略中的话语权和发言权,努力发挥智库优势,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咨询建议;树立世界眼光,深化学术交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方法和经验,不断寻求科研方法创新,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厦大声音,提升中国学术的影响力;加强学科建设,巩固传统优势,加快特色发展,补短板、重培育、促协同,依托项目建设、标志性科研成果建设、科研评价等抓手,形成新增长点和新优势,推动学科建设取得实效;坚持人才先行,优化落实政策,汇聚各方面合力,建设一流队伍,在重大领域和重大方向上努力开拓,结合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积极探索推广“课程思政”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学生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结合。科研管理部门要优化科研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科研工作者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塑造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校、院要加强互动,共同策划运作重大项目,推动作风和学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潜心科研、拼搏创新提供良好条件保障和氛围支持。

——人民网2020年6月16日

 

  特别声明: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