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指导性意见》发布。新的《指导性意见》更加弹性同时更加严格。弹性体现在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严格体现在对重要环节的刚性化要求。
课程设置方面:第一,扩大研究生学习自主权。在总学分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必修课学分要求,一级学科内仅设置一门平台课,二级学科课程可按学科特点设计,让研究生有更多的自主选课空间;实施有条件申请公共英语课免修政策。第二,强化学科交叉、人文素养和全英文课程建设。在公共必修课中增设《学术道德与科技写作》,各学科须开设一门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文史哲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明确学科交叉课程和全英文课程建设任务。第三,推进本研贯通,实现本研课程互修互认,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
在培养环节方面:首次对研究生培养中的关键环节设置学分,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如针对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增设博士生资格考试、学术活动、实践活动、预答辩等必修环节要求,明确要求博士生须具有境外学术交流或研修经历,提升全球胜任力。
目前正在谋划三项配套工作,一是推进以研究和职业发展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重构;二是推进本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及配套改革;三是推进学位授予全过程特别是重要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以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南湖新闻网2020年4月4日
特别声明: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